分享两组数据:第一组,从商务部刚刚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中看到,2009年,我国网购用户规模是1.08亿,年增长率是45.9%,网购渗透率是28.1%。商务部的数据,我倾向于认为是很权威的。单从绝对规模来说,电子商务还不如网络视频等一些行业,但从商业效应、社会效应以及持续增长率,这是一组恐怖的数字。第二组:CTR的中国商务人士调查(CBES)数据,2008年中国家庭收入超过25万的大概有160万,到2015年这个群体大概有400多万。
将这两组数据放到一起,我们可以认为,以网络购物为形态的电子商务已经初具规模,并还在持续高速增长,且中国社会阶层中高收入群体正在日益壮大,人们越来越对电子商务有更高的期待。这种期待中最典型的表现即是:人们期望实现“生活的电子化”,即通过电子的方式实现生活消费的全面便捷,而不仅仅满足“网上买便宜货”的需求,再说白话一点,就是“将日常的消费都能通过互联网更好的满足”。
如果回顾电子商务的发展史会发现,以前的eBay、 Amazon都是基于网络购物的——将沃尔玛搬到互联网。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只要交易平台、支付体系、信用体系、物流体系健全即可。全球互联网用了10多年来完成这一壮举。现在,生活消费的全面电子商务化已经开启,也许我们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个更宏大的壮举。
百度刚刚上线了自己的有啊生活平台,我们从平台上线时百度公布的一些数据,可以看看其中蕴含的网民需求:百度大概每天有7亿次左右的检索,其中和生活消费相关的大概有4成,这4成中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商品信息”,对应的是网络购物,大概占3成,另一部分则是更宽泛的生活服务信息,类似婚庆、教育、娱乐等,占到了 7成。这说明一点:每天有无数网民期望互联网来满足他们的生活消费需求,并且期望百度这个通道来解决。
这是网购平台之外的最大机会。对于淘宝来说,成也淘宝,败也淘宝——淘宝在网民心中的形象太固化为“网上买商品,便宜”了。而你要结婚找婚庆、找家政服务等等,则不会想到去淘宝,而是去百度。对于百度来说,如果能将海量的用户需求与商户的信息进行对接,如果能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的寻找和决策需求,并如果能进一步将生活服务和商品买卖打通,那有啊无疑将开启一个庞大的电子商务蓝海。
而环顾目前的中文互联网,在做这件事的大概算得上有分类信息网站。不过其存在几个硬伤:其一,分类信息侧重于“信息聚合”,而非“电子商务”,它的传统载体其实就是报纸上的分类信息广告,真正的生活电子商务应该是前端衔接消费者需求,搞清楚“我想去哪儿、买什么”的问题;后端衔接商户,搞清楚“我在哪儿,卖什么”的问题。其二,分类信息很难解决垃圾问题,这很要命,甚至几乎已经害了这个行业。其三,很难有较科学的商户营销对接——目前的分类信息几乎都是收的进场费,而非为效果付费,更谈不上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所以,生活电子商务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网络购物,也不能仅仅依靠分类新网站,而是百度这种企业,既有庞大的需求,又能提供完整供给的电子商务服务。对应上述分类信息网站劣势,可以看到,百度的玩法是:其一,从需求,到筛选,到买卖互动,到成交,整个流程都被贯穿;其二,有门槛,保证入驻商户的优质性,解决鱼龙混杂的问题。其三,采用PPC、PPD等效果付费模式,并提供优惠券、团购等多种增值营销服务。
如果说中国电子商务的第一的发展阶段是网络购物,那么第二阶段——生活消费,正在起航。而其实网络购物和生活消费又不存在太强的界限,比如你进行培训的同时也会购买教材、教具等,如果两者能在未来打通,将是电子商务的另一个繁荣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