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样的薪水才算高薪
薪水的高低,不仅仅只是个人感受,它是由下列几个客观因素所决定的:
1、所处的地域不同,对高薪的判断也不同。
不难想象,在兰州与在深圳同样拿一万薪水的话,在兰州算是高薪,在深圳恐怕仅仅是温饱。消费水平决定人的消费心理,物价水平不同,自然对钱的敏感度也就不同。
2、所处的企业性质不同,对高薪的判断也会有差异。
同样是部门经理,在外企、民企、国企中,职位的定义、职责范围与压力的大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待遇上的差异也很大。
3、即便企业性质相同,薪资的高低与职位也有很大关系。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同是外企,办公室文员能拿到四千就算高薪,而所在部门的经理薪水应该不会低于一万到一万五。
4、专业不同,社会平均薪资状况不同,对高薪的理解也就不同。
有的专业还没毕业就有几份工作可以选择,而有的专业却只能等待“被就业”。
5、职业经验上的背景不同,对薪资的心理预期有很大区别。
刚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与有着十年以上经验的职业老鸟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也决定了他们对薪资的预期有较大差距。
综上所述,对高薪的判断主要取决与所处地域、从事专业、职业经验、企业性质、职位高低这样几个因素有关。然而,即便考虑这些条件的影响,我们也依然发现,职业生涯中,总存在这样的阶段,薪资上升到一定阶段时再想突破就比较艰难。把这些阶段的薪资具体量化,其实就是下列的几个“槛”:
第一道槛:5000元/月
第二道槛:12000元/月
第三道槛:30000元/月
第四道槛:60000元/月
这样要补充的是
a、这里所讨论的是税前的固定工资,不含福利、奖金、股票、期权、销售提成或其他非工资收益。
b、考虑到目前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压力,5000元以下薪资难算高薪,讨论意义不大,所以以5000作为起点。
c、事实上月薪超过30000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年薪来签人事合同,比如写的60000元/月,实际合同年薪大约是一百万左右。这里为方便比较,所以扣除了了其他非工资收益,余下部分折合到月来进行说明。
d、年薪超过一百万之后再向上走,个人能力就不再是主要的限制条件,决定性因素是机遇与个人积累。
f、由于党政机关人员在收入结构(不是薪资结构)上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在这里不作为谈论对象,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会在最后写一点儿。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这几个“槛”所对应的职业、职位及薪资突破方法。
二、高薪职位的获取途径
有人说,在任何公司都可以得到高薪,只要你能体现足够的能力,能创造足够的价值。我想这话不完全对。任何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薪资结构,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轻易去改变自己的薪资结构去迁就某个人的要求,也许会用一些变通手段如奖金等非固定支出方式来解决,而那些短期的临时性收入对个人长久发展而言意义不大。通常我们获取高薪职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职位晋升或者跳槽,而跳槽的主要目的往往也是为了职位上的满足。那么,让我们看一看什么样的职位才可以达到上文所提到的那些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薪资。
1、5000元/月。
外企:生产性部门的普通工程师/熟练技工,辅助性部门的部门经理助理或者秘书,销售性部门的小主管(如办事处经理或主管等)
民企:生产性部门的经理/总工,辅助性部门的部门经理,总经理秘书,销售部门的部门经理
国企:垄断型国企的资深工程师/总工/销售主管,非垄断型国企(如机械制造业等均为非垄断型)的部门经理/销售经理
2、12000元/月
外企:生产性部门的小主管,总裁秘书/总经理秘书,地区销售经理,小规模外企(如日韩港台等)的部门经理。
民企:小规模民企的总经理,股份制民企的副总经理。(补充一下,国内相当大部分的股份制公司从民企脱胎上市,只是为了更快地骗钱,它们的管理依然是民企式管理,所以我在这里把它们归类为民企)
国企:垄断型国企的部门经理/生产经理/销售经理(实际收入远不止这些,但薪资状况的确如此),非垄断型国企总经理/副总经理。
3、30000元/月
外企:生产性部门部门经理,服务性部门部门经理,销售性部门大区经理
民企:相对规范的股份制企业的总经理/执行总裁
国企:大型国企副总经理/总工
4、60000元/月
外企:中国区核心生产部门总裁/副总裁(如果该职位为外籍人士,则薪资要增加30%~100%,视企业规模及所在行业而有所不同)
民企:为数稀少的大型集团的财务经理/大区经理/总经理
国企:大型国企掌舵人(这部分人的薪资分布分散,但中位数肯定是超过这个数字)
上面说的只是一些通常情况下的薪资状况,实际上不同性质的外企、民企和国企,它们在自身实力、劳动强度、薪资状况和对人才的要求上都不甚相同,有些甚至是方向性的差距,那么我们该如何从中选择呢?下面就来具体谈谈如何选择企业和如何获取高薪职位。
三、如何在外企中获取高薪职位
1、选择怎样的外企
所有外企的薪水都很高吗?当然不是。
从员工平均薪资角度来看,在中国境内的外企通常是这样:欧洲公司>美国公司>澳洲公司>亚洲公司。
所以我们选择的目标基本可以集中放在欧洲的大公司身上。是否一定要500强呢?不一定。所谓500强指的只是上市流通公司,纯粹的私有企业由于资产无法准确估计,所以并不在500强范围之内,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实力不强。只是我们由于信息获取的渠道还比较狭窄,所以对它们缺少了解。不建议选择日韩港台那些不入流的小公司,待遇低,劳动强度高,缺少企业文化,缺少企业长远规划,对个人职业发展基本没有意义。
另外,某些外企在中国境内是双线运作,薪资相差很大,要注意分辨。比如飞利普,在国内既有全资机构也有合资机构,其中的合资机构(好象在哪儿的几个厂,记不得了)待遇非常低,与民企基本一样。
2、在外企发展对个人的得失
a.一份还算不错的薪水和比较清闲的工作
b.相对完善的培训计划和福利计划
c.稳定的职业发展空间
d.比较规范的外企通常采用的模式是不断完善运作体系同时细化体系中作为具体单元的个人工作,以此来尽量规避可能出现的企业风险。因此对具体个人而言,工作内容比较轻松,但代价就是除该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外个人能力和技能的逐渐丧失。
e.能学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尽管这种思路是很模式化的。
f.能学到用全球化视野来看待行业发展。
g.在知名外企中工作,接到猎头打来的电话会多些,换句话说,跳槽机会多些。
3、进入外企所需的基本上岗能力(普通职位)
a.该职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要求:熟练
b.英语能力,要求:听说一般以上
c.沟通表达能力,要求:善于沟通
4、在外企获取高薪所需的能力(管理类职位)
a.该职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要求:熟练
b.该职位所需的管理技能,要求:执行力强,凝聚力强
c.该职位所需的外语能力,要求:可用英语参加会议,与老外无障碍交流。另外由于实际需要,最好粗通日语或德语
d.该职位所需的承受压力的能力,要求:抗压性强,能够完成部门的月/季/年计划
f.该职位所需的其他能力,要求:能够制订完善措施,规避风险;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拿出解决方案
5、在外企获取高薪的职业发展方向
a.管理方向——企业高管
b.技术方向——技术经理/技术主管
c.销售方向——该企业驻某地特约代理商/服务商/承建商/供货商(准确地说,这个方向应该归类为靠着大树好乘凉式的创业)
d.内务方向——该方向唯一可能获取高薪的职位就是总经理助理
四、如何在民企中获取高薪职位
1、选择怎样的民企
在这里,我只是粗线条地简单划分,这里的民企包含了所有的假外企、真民企以及国内绝大多数的股份制企业。之所以这样划分,是因为它们有着非常相似的管理理念:用全面性的人才来替代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因为后者的前期成本高)。这样也就形成了民企在人才任用上的基本思路:尽量雇佣多面手以减少管理成本,如果没有性价比最高的,那么就用最便宜的。这样看来,我们选择民企的方向基本也可以明确了:如果只有民企可以选择的话,那么尽量选择大公司吧,选择小公司的结果可能是你拼死拼活才拿到政府规定的社会最低工资。
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是所有企业比例最大的支出,可几乎国内所有的民企都采取压缩管理成本的方法来降低总成本;而与此同时比较规范的外企则采取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来降低总成本。不得不说,中国的民企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2、在民企发展对个人的得失
a.这会是一个完善个人能力的机会,可能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b.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培训计划,可能会有基本福利,但不确定
c.在大公司稳定系数高一些,小公司比较危险,制度的随意性太强
d.生产性部门劳动强度可能会比较高,辅助性部门的职位稳定性比较低
e.能在实践中学到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f.跳槽机会不多,基本局限于本行业的民企竞争对手。
3、进入民企所需的基本上岗能力(普通职位)
a.该职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要求:中等以上(特殊情况下会用新手)
b.该职位所需的沟通能力,要求:要善于与自己的直属领导沟通
4、在民企获取高薪所需的能力(管理类职位)
a.该职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要求:熟练、全面
b.该职位所需的管理技能,要求:管理经验丰富,能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益(或改变)
c.该职位所需的承受压力的能力,要求:抗压性非常强,能够适应长久的高强度工作,能够完成部门的月/季/年计划
d.该职位所需的其他能力,要求:综合能力强,能够妥善处理公司内外关系。
5、在民企获取高薪的职业发展方向
客观地说,绝大多数的民企由于内因(急功近利、企业发展上的短视)和外因(税赋过重、政策上的倾斜性、消费力萎缩),或多或少地呈现出人员结构甚至是公司自身的不稳定性,这对雇员的个人职业发展显然是非常不利的。对一个时刻处于“居安思危”状态下的人,稳定比高薪诱惑更大,何况,在民企中薪水翻一倍往往意味着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要增加三倍甚至五倍。
在民企中最好的出路恐怕就在于完善自身的能力和经验,为早日跳槽到更规范的公司做努力。
五、如何在国企中获取高薪职位
1、选择怎样的国企
虽然无论在大多数媒体上,到处充斥着对超大型垄断性国企的口诛笔伐和冷嘲热讽,但如果有机会,相信90%以上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削尖脑袋往垄断性国企里钻。这些国企中普通职工的薪资水平并不比其他行业高很多,但重要在于所有的垄断性国企(也包括它们的下属公司及部门)普遍存在小金库,导致他们的非工资收入要远高于工资收入,且这种非工资收入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而一旦走上管理岗位,随着职位的晋升,各种收入成几何级数上升。
至于非垄断行业国企(机械、纺织、化纤等等),建议还是不要去了吧,除非你有一颗非常坚强的心,可以面对刚上岗就下岗的残酷现实,或者成为某些人贱卖国有资产的牺牲品,成为合资企业生产线上一个不知疲倦的螺丝钉。
2、在国企发展对个人的得失
a.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靠山,那么至少可以保障稳定的小康生活
b.有机会接触到众多实权人士
c.领导贪污的时候一般都会分赃,肉吃不到,至少汤有的喝
d.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e.跳槽机会不多
3、进入国企所需条件(普通职位)
a.找人
b.花钱
c.该职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
4、在国企获取高薪所需的能力(管理类职位)
a.非常强有力的靠山
b.学历,至少需要硕士以上(是否正规的无所谓,一般那种两三万的在职研究生就可以)
c.该职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5、在国企获取高薪的职业发展方向
a.非管理职位——该类型企业中非管理职位的薪资收入在外企与民企之间,而职位稳定性上则远远超过它们
b.管理职位——该类型企业中管理职位的薪资收入波动比较大,职位稳定性上与薪资收入成反向关系
六、寻找职业人生的捷径
什么是捷径?捷径实质上就是不走弯路或者少走弯路。与其将来无谓的沮丧、懊恼、悔恨、失落、迷茫、慌张、恐惧,倒不如早一步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我们对待感情上应该感性,而对待个人的职业生涯上则应尽可能的理性,冷静地考虑自己的目标,根据目标和自身条件来合理选择道路,这就是职业人生的捷径。
如果你想要平静无忧的生活,那么向垄断性国企努力。
如果你的理想是做企业高管,那去找一个规范的欧洲大公司没错。
如果你的未来想要自己单干,不妨去民企磨练和完善自己。
成功其实没那么难,其实只要三步就可以
1、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有什么
2、从现状到目标,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